欢迎访问 旅游文化政讯网!

当前所在:网站首页> 旅游文化环保 >正文

青海:高质量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

时间:2023-11-09 来源: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:佚名 

  今年以来,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照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的重大要求,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文旅发展,进一步强化产品供给,扩大宣传推广,提升旅游品质,增强市场信心,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。
我省增加6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
青海自然景观从冰山、雪山、山地、森林,到戈壁、草原、湿地等一应俱全,草原风情、民俗文化、遗址古迹、珍稀生物等资源特色各异。为全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,青海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,以国际视野、生态视野、文化视野,建立健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标准体系,打造了一批具有青海特色的以重点生态旅游景区、生态旅游线路和自然人文为主的生态旅游风景道。
我省制定《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任务分工》《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2022年-2025年工作要点》《青海省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2年-2025年)》等,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。
如今,我省乡村旅游进入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逐步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特色品牌,许多昔日偏僻的乡村,迅速成长为新兴旅游目的地,为全省旅游业注入强劲动力。我省4个乡镇、6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、重点村,新增6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,33家高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,西宁市被列入国家旅游城市布局和旅游枢纽城市建设。
600余场精彩展演呈现青海文旅魅力
我省文旅系统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,创作推出大型生态舞剧《大河之源》、民族歌剧《青春铸剑221》等优秀剧(节)目50余个。举办“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”主题文艺晚会等线上线下展演664场次,惠及群众502万人次。“‘两弹一星’精神原子城纪念展览”“青海考古成果展”入选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主题展览重点推介名单。
我省高质量编制《黄河青海流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》及长城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。落实各类文物保护利用资金2.28亿元,宗日遗址、热水墓群、羊曲电站等8项考古发掘项目进展顺利,设立河湟文化(海东)生态保护实验区。
文化活动线上线下服务群众900万人次
在青海各地,一场场文化惠民演出吸引眼球,一个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扎根基层,更多公共文化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。我省通过新建、改造、提升资源整合等方式,形成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。
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,文化活动遍地开花,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,文艺精品的层出不穷,文化惠民政策不断落实让百姓真正享受到文化福利,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今年以来,我省深入实施“文化惠民”工程,组织“戏曲进乡村”、文艺轻骑兵演出等文化活动3000余场次,线上线下服务群众900万人次。
举办第十九届西北五省(区)“花儿”演唱会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月、农(牧)家乐美食大赛等线上线下活动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培育特色文旅品牌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、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、西宁市湟源县入选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建设典型案例。茶卡壹号·盐湖区、茶卡盐湖景区入选全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优秀案例名单。
388家文旅企业被责令整改
为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健康发展,我省开展导游行业及旅游市场整治、导游词编印等专项行动,抓好文旅行业“防风险、保安全、护稳定”安全生产大督查大整治,重拳整治环青海湖私设景点等旅游乱象。截至目前,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3061人次,检查经营单位11796家次,责令整改388家次。
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确定7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,选树11个典型事例,举办线上线下培训班75期,培训7509人次,推动全省文化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whlyt.qinghai.gov.cn/qhwl/17743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